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这一部分篇幅较短一些,但是考试热度较高,主要以选择题为主要考核形式,近年案例考核趋势上升明显,主要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结构施工、沉井施工这两个考点,另外,满水试验多年未做考核,2020年要多加留意。依据该部分内容提炼、汇编52个关键句,共分为上、下两篇,以下是下篇,序号30至序号52的的内容。
30、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混凝土浇筑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在覆盖保湿养护,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时,塑料薄膜应紧贴混凝土裸露表面,塑料薄膜内应保持有凝结水。
31、洒水养护宜在混凝土裸露表面覆盖麻袋或草帘后进行,也可采用直接洒水、蓄水等养护方式;洒水养护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养护至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当日最低温度低于5℃时,不应采用洒水养护。
32、现浇混凝土工程采用整体模板时,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33、预制构件应按设计位置起吊,曲梁宜采用三点吊装,吊绳与预制构件平面的交角不应小于45º;当小于45º时,应进行强度验算(2018)。
34、现浇壁板缝混凝土也是防渗漏的关键,壁板接缝的内模宜一次安装到顶,外模应分段随浇随支,接缝的混凝土强度设计无要求时应比壁板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2007、2012、2015)。
35、现浇壁板缝混凝土浇筑时间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温度选在壁板间缝宽较大时进行;混凝土如有离析现象,应进行二次拌合;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250mm(2006、2007、2012)。
36、用于接头或拼缝的混凝土或砂浆,宜采取微膨胀和快速水泥,在浇筑过程中应振捣密实并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2007、2012、2015)。
37、满水试验前必须具备池体的混凝土或砖、石砌体的砂浆已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池内清理洁净,池内外缺陷修补完毕,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己做临时封堵等条件(2013)。
38、满水试验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
39、水池满水试验流程: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池体有盖时可不测)→整理试验结论(2009)
40、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2007)。
41、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大于2m/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42、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2007)。
43、水池渗水量计算,按池壁(不含内隔墙)和池底的浸湿面积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不得超过2L/(m2·d),砌体结构水池不得超过3L/(m2·d)。
44、沉井施工,垫木铺设应使刃脚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并符合设计起沉标高的要求;平面布置要均匀对称,每根垫木的长度中心应与刃脚底面中心线重合,定位垫木的布置应使沉井有对称的着力点。
45、分节制作沉井,每节制作高度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且第一节制作高度必须高于刃脚部分;井内设有底梁或支撑梁时应与刃脚部分整体浇捣;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75%后,方可拆除模板或浇筑后节混凝土(2019)。
46、沉井下沉时标高、轴线位移每班至少测量一次,终沉时每小时测一次,严格控制超沉,沉井封底前自沉速率应小于10mm/8h(2014)。
47、沉井下沉辅助法:采用阶梯形外壁、灌黄砂、触变泥浆套助沉、空气幕助沉、爆破等(2016)。
48、沉井进行干封底,在井点降水条件下施工的沉井应继续降水,并稳定保持地下水位距坑底不小于0.5m;在沉井封底前应用大石块将刃脚下垫实(2013、2018)。
49、干封底前应设置泄水井,底板混凝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且满足抗浮要求时,方可封填泄水井、停止降水(2013、2018)。
50、水下混凝土封底的浇筑顺序,应从低处开始,逐渐向周围扩大;井内有隔墙、底梁或混凝土供应量受到限制时,应分格对称浇筑;每根导管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且导管埋人混凝土的深度不宜小于1.0m;最终浇筑成的混凝土面应略高于设计高程(2018)。
51、常用的抗浮措施有设防汛墙、埋设排水盲管(盲沟)和抽水设备等,当构筑物的自重小于其承受的浮力时可考虑引入地下水和地表水等外来水进入构筑物,使构筑物内、外无水位差,以减小其浮力,使构筑物结构免于破坏。
52、水池施工过程中,降水排水应选择可靠的降低地下水位方法,严格进行降水施工,对降水所用机具随时做好保养维护,井有备用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