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戎马一生的军休干部来说,军转民的手续可以在短时间里办结,但根深蒂固的“军队情结”深深影响着他们的休养生活,他们有意无意地抗拒、延缓着这种再社会化,呈现出一定的角色失调、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下列对于具体干预技巧的正确说法,不包括( )。
A.引导他们进行认知重构
B.帮助他们提升社交技能
C.与他们据理力争
D.模仿和角色扮演
2.对既往军旅生涯的不舍和留恋,对当下处境的不满和无奈,是部分军休干部的心理特征。社会工作者计划运用人生回顾方法来帮助这些军休干部,目的在于协助他们( )。
A.寻找往事的意义
B.回避过往局限
C.忘却生活中不好的一面
D.建构当下生命的意义
E.实现自我整合
3.老李是一位老红军,去年被安置在某地方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可进来以后始终郁郁寡欢,他觉得自己为部队工作了大半辈子,老了没用了,被当作“包袱”扔了出来,当年“最可爱的人”和现在“最可怜的人”一起成了民政部门管理的对象,有一种强烈的被抛弃感和失落感。作为社会工作者,对于军休社会工作的介入重点是( )。
A.社会再适应
B.生命回顾与哀伤辅导
C.危机干预
D.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
4、某社区复制优抚安置工作的社会工作者为了推进军休社区与驻地社区的融合,设计了一系列服务活动。下列活动中,符合上述服务目标,属于中观层面介入的说法是()
A .实现军地社会保障“无缝衔接”
B .协助军休干部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C .推进军地管理体制“一体化”建设
D .提升驻地社区对军休干部的社会认同
5、某军休所的服务对象大都是异地安置的军休干部,他们与老家的亲友和部队的战友联系逐渐减少。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小王为军休干部开办了学习班,教他们学习使用微信与亲友联系。小王的工作不仅帮助军休干部增进了与亲友的联系,还扩大了人际交往范围。小王为解决军休干部问题所采取的服务方法是( )。
A .认知重构
B .支持网络建构
C .行为治疗
D .社交技能训练
6、社会工作者小邓在军休所开展服务时发现,所里的军休干部很少与当地社区居民接触,为促进军民融合和军地融合,满足军休干部多层面的需要,小邓拟从中观层面进行介入,可以采取的做法有( )。
A .在军休所内为军休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B .推动军休干部安置保障政策与国家社会保障政策接轨
C .运用“生命故事”的方法,帮助军体干部重构生命的意义
D .与“营养协会”合作,为军休干部定期举办健康养生讲座
E .帮助军休所与某小学结成友好单位。定期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7、军休所社会工作者小徐发现,一些军休老人对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存在疑惑,尤其不能接受这类机构的有偿服务。为此,小徐设计了小组工作方案,旨在帮助军休老人转变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态度,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化养老服务,在小徐的方案中,其工作介入重点应聚焦在军休老人的( )。
A .健康养生
B .认知重构
C .居家安全
D .社交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