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建设工程经济(第三版)》网上增值服务
(2011年第三期)
第一部分 勘误
页码 | 行 | 误 | 正 |
89 | 17 | 静态会记等式 | 静态会计等式 |
109 | 6 | 变更、索赔、变更 | 变更、索赔、奖励 |
173 | 表1Z103026-2第(6)栏 | 300+25.2+13.608=353.808 | 315+25.2+13.608=353.808 |
第二部分网上答疑
问题1
教材第1页,资金时间价值中的资金增值率的概念是什么意思?
答:根据教材第1页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可知,资金时间价值中的资金增值率是指一笔资金在单位时间内新增的价值与这笔资金的比值,利率是资金时间价值中最常见的资金增值率(但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有单利和复利之分)。
问题2
教材第13页,有效利率中收付周期是指什么?
答:在实际工作中,对资金收回(或付出)的时间单位,称为资金的收付周期,此单位可为年、半年、季、月、周或天等。在资金等值计算中,当计算利息的计息周期与资金的收付周期不一致时,就必须考虑有效利率的问题。
问题3
教材第14页,技术方案盈利能力指标中提到静态投资回收期,我想问报考投资回收期是不是应该也是技术方案盈利能力指标?
答:报考投资回收期是技术方案的盈利能力指标,但本教材对该指标未作要求。
问题4
教材第21页,例1Z101023中息税前利润与所得税前利润的区别是什么?
答:息税前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加上“利息支出”之后的总和;而所得税前利润则是利润总额减去“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由此可见,息税前利润与所得税前利润的区别是很大的。
问题5
教材第21页表格中第1行的数据(60、123.6、92.7、61.8、30.9)是怎样得出的?最后1行,第4列的425是否为412.5?
答:教材第21页表格中第1行的数据(60、123.6、92.7、61.8、30.9)说明如下:
由表1Z101023可知,该技术方案建设期为两年,第1年没有贷款,第2年贷款2000万元,根据教材第163页1Z103015公式即可计算出第2年的贷款利息为60(=2000÷2×6%)万元,此利息计入建设投资;第2年底技术方案建成投入使用,贷款本息累计为2060万元,在计算第3年贷款利息应以期初贷款本息累计计算,即123.6(=2060×6%)万元,注意此利息计入总成本,不能计入建设投资(详见教材第47页“建设期利息”部分相关内容);根据题意(表中1.3行)投资偿还方式为投产后前4年等本偿还,利息照付,则第3~6年每年还款额为2060÷4=515万元,故第4年初未还贷款额为2060-515=1545万元,当年利息为1545×6%=92.7万元;以此类推。
最后一行,第4年即所得税后利润为425万元,计算式为:550-(550-50)×25%=425,式中50万元是上年度的亏损额,可用本年度利润弥补,弥补后余额才作为计算当年所得税的基数。
问题6
教材第49页中“2.工资及福利费”中提到“工资及福利是指……生育等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中由职工个人缴付的部分。”我觉得这里的住房公积金应当指的是单位缴付的部分,而不是个人缴付的部分,因为个人缴付的部分已经包括在单位付给职工的工资里了,请问老师对此有何看法?
答:教材第49页中“2.工资及福利费”指的是人工工资及福利费(又称职工薪酬)。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规定:财务分析中的人工工资及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通常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以及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中由职工个人缴付的部分。
问题7
教材第181页[例1Z103033-2] 计算1 m3370mm厚标准砖墙的标准砖和砂浆的总消耗量 (标准砖和砂浆的损耗率均为1%)。
标准砖总消耗量=521.7×(1+1%)=526.92(块)
砂浆净用量=1-0.0014628×521.7=1-0.763=0.237(m3)
砂浆总耗量=0.237×(1+1%)=0.239(m3)
答:每1m3370mm厚标准砖墙的标准砖总消耗量为526.92块,砂浆总耗量为0.239m3.
请问:第一行分母中的0.365是怎么得来的?是不是应该为0.370?
答:例子数字没错,370mm墙,实际上是一砖半墙,即:240mm+10+115=365mm的厚度。
编辑推荐: